2018年01月20日 来源:浙江好人网
10年无偿代存代寄5万余件邮包
细心照看无1件丢失
位于斜桥镇三联村的三联超市,它没有比肩大型商场的规模,也没有“高大上”的店门头,平凡的它却拥有三个不平凡数字:连续10年无偿为当地村民提供邮包代存代寄服务,累计代存5万余件,而且没有1件因故丢失。
在三联村,这个“邮包中转站”堪称家喻户晓。37岁的超市业主郎国杰未曾料到,10年前的“帮小忙”变成了解决农村邮包“取件难”的好招数。他用诚信和口碑赢得了周边百姓的一致信任,村民发件也只需填好快递单,留下物品和邮费,他都会妥善处理。无论收发多么贵重的物品,都无须担心。他说:“我是共产党员,入党时我承诺过,要为人民服务。别人在我这收发快递是相信我的人品,看得起我,那我就要对人家负责。他们相信我、敬重我,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。这个诚信服务我还会坚持,我要创造新的纪录,也是履行我的入党承诺,这样大家相互信任多好”。
辐射千户家庭 无偿代存邮包5万件
午后的三联超市,快递员施新锋快速地把十多件快递包裹放上柜台。郎国杰拿出一本册子,交给施新锋填写。所有进门的快递包裹,全部要由快递员亲自登记,登记内容包括收件人名称、快递单号等。施新锋不嫌麻烦,一笔一划填好,这是他与郎国杰多年形成的默契。
郎国杰是三联村人,经营超市已有20年,当地村民大多与他相识。2008年起,有村民和他打招呼,请他的超市帮忙代收快递文件,理由是白天外出上班,没法收取快件,又怕快递员把快件扔屋外被人捡走。听毕,郎国杰满口答应。之后,快递员上午把快件送来,村民傍晚取走。
从那以后,来找郎国杰帮忙的村民渐渐变多,也使得超市里的快递文件多了起来。出于安全起见,郎国杰把每天收到的快件统统放在收银台旁,每时每刻照看。
年轻的快递员,在村里挨家挨户转来转去,总是迷路;上班的村民,很难全天顾着收邮包。双方约定俗成,把邮包放在郎国杰的超市里,存、收皆便利。
2011年开始,爱网购的村民数量迅猛增长,大大小小的邮包都往三联超市送,大到全新洗衣机,小到几包袜子。在邮包的“收货地址”一栏,村民们干脆写“三联超市”。
如今,翻看郎国杰的服务记录本,他的邮包代存服务已辐射三联村的1000多户家庭,10年来无偿为村民们代存邮包5万余件。
设置双保险 存取件变得更安全
在三联超市收银台的上方,挂有“浙江省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服务网点”的牌子,显示着这家超市与其他同行的区别。2014年,郎国杰领到这面牌子,其邮包代存服务有了正规身份。
超市毕竟不是堆场,10年里,面对日益增多的邮包,郎国杰曾一度觉得棘手。尤其是这几年的“双十一”电商购物节期间,每日会有近百件邮包涌入超市,把超市通道堆得满地都是,导致前来购物的顾客难以落脚。
邮包如小山一样多,这不仅带来了“核对难”,而且邮包保管更难。郎国杰想了两个办法:一个是邮包登记册,另一个是邮包保管柜。如此规范的登记保管,给邮件上了第一道保险。
郎国杰有6本邮包登记册,每本登记册代表一家快递公司。快递员带邮包进门,第一件事情就是登记。在超市零食货架的下方,郎国杰安排了6个邮包保管柜,这些柜子以前用于存放超市里的货物,后来他把柜子清空,存放邮包。6个邮包保管柜平时处于关闭状态,只有快递员放邮包、村民取邮包时才会被打开。
村民来取件,必须要严格核对并登记,这是郎国杰的第二道保险。对熟人,郎国杰通常除了核对收件人姓名,还要核对电话(避免同名同姓的情况);对不太熟悉的村民,他会要求对方拿出身份证,报出手机号码,并与快递员确认,确保万无一失。
“郎师傅把邮包管得好,久而久之,超市成了大家收邮包的首选地点。”村民徐玲亚说,她时常会去三联超市取件,郎国杰每次都是微笑待人。
久而久之,村民都很信任郎国杰,发邮包也会到超市代寄,只需登记并填好快递单,放好物品和邮费,郎国杰都会妥善处理,村民根本不用担心,这已是多年形成的默契。
第三道保险及时追回取错邮包 创造未丢纪录
自从把邮包送入郎国杰的超市后,快递员施新锋这四年再也没有丢过邮包。以前,他曾听从收件人要求,把邮包放在三联村的其他店铺或地点,难免有丢包事件发生。
10年以来,在郎国杰的细心管理下,送入超市的邮包未发生过丢包事件,唯独一次“乌龙”,也被郎国杰及时挽回。一日,一名村民来取邮包,这名村民取得急,拿错了邮包,里面是另一名村民网购的衣服。因时值多位顾客结账,郎国杰在核对快递单号时有所疏忽,这名村民拿着别人的邮包离开了超市。
当天,网购衣服的村民发现邮包不见,询问郎国杰。郎国杰立即打开监控记录,排摸线索——他专门装了摄像头对准收银台和邮包保管柜,这是郎国杰实施的第三道保险。
就在这天傍晚,郎国杰本应和家人去参加亲戚的喜宴,可为了村民挽回损失,他宁可选择迟到。经过一个小时的调阅后,郎国杰找到了错取邮包的村民,最终将邮包物归原主,里面的衣服完好无损。
管邮包,不是郎国杰的主业,更不是他的责任;而为了管好邮包,有时候他无暇顾及超市经营。有人问他,放着超市经营不好好干,为何要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?“我是一名党员,我开超市并非仅想着赚钱,而是把这家超市定位成农村便利店,尽可能为村民们提供各种便利。”郎国杰道出缘由。
2011年,郎国杰主动请求在超市设立爱心超市,志愿者可凭积分到他的超市换取物品,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。郎国杰说,群众这么信任他,只要能为群众多办一些实事,多做一些好事,他就已经很满足了,也不求任何回报,因为付出就是快乐的。